2012年8月13日 星期一

活動回顧:大稻埕老街區思古懷舊之旅


2012臺北文化護照:大稻埕老街區思古懷舊之旅
時間:2012/8/4 ()16:30-18:30
地點:將於確定報名後另行通知。
主講人:莊永明﹝史料專家﹞
參加方式:免費參加,請以電話、傳真預先報名,共40名,額滿為止。

活動記錄:
大稻埕名字的由來,是因為以前是曬稻穀的地方,但它的崛起則是由茶葉的販售而來。今天的大稻埕老街區懷舊之旅,莊永明老師在行程開始前,先跟我們略述了大稻埕崛起的歷史。

早期帶動整個台北開拓成長的是淡水河一帶,台北盆地最早的開拓資料則是1709年,康熙48年。早期移民來北部開發,許多都會為了土地或商業產生糾紛。一開始的漢人跟原住民鬥爭,在原住民被趕離後,則轉成漢人內部,客家人跟河洛人的鬥爭,客家人最後被趕到今天新莊一帶。河洛人內部有泉州跟漳州人鬥爭,後來泉州人又有頂、下郊之分,最後形成1853年的泉州同安人跟泉州三邑人械鬥,「頂下郊拼」。同安人從艋舺被趕到大稻埕,如今的城隍廟就是在械鬥後,城隍爺被搬到這裡。     

同安人到了大稻埕不久,恰逢英法聯軍,清朝戰敗簽訂「天津條約」,台灣淡水、安平開港,許多外國商人進來做生意,形成一個商機。但是實際起卸的口岸,則包括艋舺和大稻埕。艋舺原本是台北開發的重心,由於泥沙淤積,河港逐漸無法停靠,船隻都轉往大稻埕,使得艋舺逐漸衰微,大稻埕則成為貿易中心。

作為大稻埕開拓成長的起始點,迪化街的建築風格跟一般街道不同。以前這些建築、家屋,在蓋的時候,許多圖案規格,都是依造主人自己的喜好跟建商提出要求,因而造就了每棟建築都有各自的特色。很多人把這裡的建築稱做巴洛克風格,但莊老師指出這跟西方美學是扯不上關係的。

據時期被稱為「港町」的貴德街,是河岸的第一條街。大稻埕在1885年,劉銘傳做第一任巡撫時,希望把它提升成貨運轉運中心,代替已沒落的艋舺,因而開闢了一條洋人街,就是如今的貴德街。當年五大洋行與美、德兩國公使館都設在這裡,劉銘傳設的新學堂、電報學堂也都設置在這。日據時期也在這裡建設「大日本台灣病院」,就是台大醫院的前身。這是是一條深具歷史文化的窄狹街坊。

老師帶著我們來到大稻埕保留最豪華的一棟房子,錦記茶行,當年是做茶製舖的。有統計資料顯示,在滿清末年東山省,茶葉有八成靠錦記茶行供應。錦記原先不是做茶行,是做木炭給茶行培火,後來轉做茶行。錦記茶行對臺灣的茶商有不少貢獻,在日治時期曾經說服總督府廢除製茶稅,幫茶商減免稅賦。另外茶行的外觀相當豪華,後面有一座花園,正面看房子,可以看出建築風格很前衛,騎樓蓋得高,後來這一帶許多建築都學習錦記的風格。

有著紅磚結構,巴洛克風建築,外型像人臉龐的李春生紀念教堂,是紀念「台灣茶葉之父」李春生。李春生是清代大稻埕的風雲人物,曾擔任英商洋行的買辦,後來跟英人杜德合作將台灣茶出售到紐約,在歐美市場打響台灣茶的知名度,使茶葉成為北台灣出口大宗。他的後代為了紀念這位傳奇性人物,捐款興建「李春生紀念教堂」。

我們的最後一站來到大安醫院,現在已經改建成「義美食品」。大安醫院是由蔣渭水創立,當年這裡的一切都是用來奉獻給台灣的民主自由,旁邊過去是「台灣民報」,這份報紙被稱做「台灣人的言論機關」、「台灣唯一的喉舌」,蔣渭水是主事者。蔣渭水身為一個醫生,每天必須看近百位病人,晚上要趕稿,還得南北奔波演講,將台灣人的民族自決思想傳播出去,在那個艱苦的年代相當不容易。

今天在莊老師的講說下,我們知道了許多關於大稻埕老街區的歷史,當中包括過去的商業運轉,日治時期的民族意識。我們有幸能夠聽到在這些陳舊建築背後的歷史文化,了解先民在這片土地上所付出的努力。

活動照片:
 

 

 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