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8月12日 星期日

活動回顧:先民的記憶-林安泰古厝巡禮


2012臺北文化護照:先民的記憶-林安泰古厝巡禮
時間:2012/7/22 ()09:30-11:30
地點:將於確定報名後另行通知
主講人:李乾朗﹝古蹟建築學者﹞
參加方式:免費參加,請以電話、傳真預先報名,共40名,額滿為止。

活動記錄:
踏入林安泰古厝前,我們可以看到一個門樓。為我們主講的李乾朗老師,告訴我們,這個門是20年前新蓋的,因為古時候林安泰古厝是有錢人家的房屋,沒有門樓,是再搬到公園後才新建的。門樓總共開了三道門,稱做「三關六扇」,三個門關,六道門扇。這在古代,要三品官以上,而林家並沒有人做到這種官,這種設計在古代制度裡是僭越,因為現在已經沒有這種制度了,才能蓋門樓。


據老師所說,林家是屬於農商家庭,但他們的房子卻是蓋到有士大夫階級的程度,是因為他們藉由經商,當過小官,而非透過科舉。另外他們雖是農商家庭,但並非十分有錢,整棟建築能夠蓋到士大夫級,是一代代增建出來的。建築用的石材根木材大都還是使用原材料,但是磚塊部分大多已換成新的了,而不是搬遷前的原材。

透過屋內的模型,可以看出整個建築是「四馬拖車」型的建法,所謂四馬拖車是指說房子前面有四個廂房,看起來很像四匹馬再拖著房子。屋內有三條暗廊,用六條過水廊串起。古時候,輩份較低的人不能走正廳,必須走暗廊,如僕人、婦女。因此家中有兩個系統,一個是明的,一個是隱蔽的,地位較低的人通常都是使用隱蔽的走道。跟著老師走過整棟建築,我們了解到了很多古代房屋的設計與用途,也看到了許多搬遷過後,新舊建築穿插的情形,像是用新的樑柱來支撐房子。另外屋架的設計也隨著時代有所不同,早期使用圓刮,比較講究,後來則使用直線式的木材,比較簡化,但是仍有雕刻。另外古代的池塘跟廟不一樣,廟喜歡雕刻很多人物,像是三國演義之類。池塘或住宅則喜歡雕刻花草或是竹子。

整個林安泰古厝建築上屬於對稱式,是儒家的風格,表達修身。而外側的庭園,設計上是不對稱,順其自然,是道家的風格,意在養身。李老師指出,若是在加上一個寶塔,則可以表現出佛家的修心,整個林安泰古厝,就能呈現出儒釋道三種文化。但式庭園畢竟只是附帶的,當初的設計並沒有要體現出這種宗教的文化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老師還提到林安泰古厝的林家,是屬於安溪林家,跟板橋林家不同系,板橋林家屬於漳州林家。雖然不同系,可是台北市有個林氏家廟,是各家一起出錢的。各家雖有家廟,但同宗有宗廟。

今天的活動在老師的帶領下,使我們對於林安泰古厝的建築設計上面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,也知道了一些林家的歷史。透過了解這些歷史,我們才知道屋中的每一部分,都有它的淵源,也許是受限於傳統制度,也許跟林家的遭遇有關。再重新去看這個古厝,又是一種不同的感受!

活動照片:
 

 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