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8月14日 星期二

活動回顧:艋舺糖廍老街區思古懷舊之旅


2012臺北文化護照:艋舺糖廍老街區思古懷舊之旅
時間:2012/8/5 ()13:30-15:30
地點:將於確定報名後另行通知。
主講人:高傳棋﹝艋舺文化創意工作室負責人﹞
參加方式:免費參加,請以電話、傳真預先報名,共40名,額滿為止。

活動紀錄:
在今天的活動開始前,高老師告訴我們這個活動,有個重要的意義。本次文化護照開始已經有一個月,整個文化護照的活動內容大致上是講臺北的發展脈絡為主。有的是講名人故居、有的是講歷史建築、有的從產業面討論。今天要講的則是萬華區,就是艋舺,這一帶是台灣最早的工業區,可說是台北工商業最早發展的地區。


老台北是以傳統的宗族社會為主,勢力大,以前選舉議員,多數選上的都是台北人。後來許多中南部的人移民到台北,宗族勢力逐漸沒落,取而代之的是許多中南部同鄉會。萬華也是以傳統的宗族地域觀念為主在發展,是台灣319個鄉鎮中,家廟最多的地方。

以前彰化有許多從是成衣業的技術人員,日本時代那裡有一些相關的工廠。後來因為國民政府來台,沒有繼續發展,這些人大量遷移到台北來,聚集在交通方便的萬華火車站附近,造成這一帶成衣業盛行。後來有部分的人被迫搬遷到松山五分埔一帶,五分埔因而那邊才發展起來,萬華火車站則逐漸沒落。當時萬華的成衣業能夠發展,是正值戰後嬰兒潮,需要童裝。

西園路是日本人來了之後建的,這一帶早期被日本人規畫作工業區,在戰後被定為西園工業區,做成衣業、鐘表業等等各式工業產品。這條路沿線有許多工業地景,小巷子裡面也有一些廠房。

位於中國時報旁的糖廍文化園區,現在還留有三棟倉庫,A棟是用紅磚建的,上面有寫「tr」,t代表台灣,目前是糖業文化展示館。B棟前面則有一個月台,還有火車頭跟車箱,以前有運送貨物,現在則是糖廍藝文倉庫,C棟目前尚未開放。這裡前身是台糖的製糖廠,是北台灣過去最大的新式糖廠,1910年設立。

早期台灣重要的商業龍頭,每個時期都不一樣。最早北部的發展多跟糖、米有關,隨著生產物不同,土地利用也會不斷改變,帶動地方發展。戰後許多人潮來臺,需要創業。這些人沒有家產,政府必須提供土地,因此將日本時代一些灰色地帶,或是官方的土地釋出作為獎勵。當時台糖這一帶的土地,有部分給了中國時報,因此現在園區有部分土地是中國時報的。

隨著老師的腳步,我們走過了萬華區,看到這個老台北發展的源頭,如今有些角落已經沒落。了解過去的歷史,我們才能知道今天所生活的城市,經歷多少變化,才形成如今熟悉的環境。

活動照片:
 

 


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